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黄易《嵩洛访碑图》(二十四帧选三) 黄易《书画诗翰合册》(八帧选一) 北京故宫博物院于2009年举办了“蓬莱宿约——故宫藏黄易小蓬莱阁汉魏碑刻特展”和“黄易与金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结集出版之际,我受命撰序。由于我在西方学术界工作多年,就借此机会来介绍一下近一二十年来西方学界和黄易以及清...
纯惠贵妃画像 在中国绘画史上,宫廷绘画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两宋时期达到极致,却衰败于元明两朝,到了清代又开始呈现复苏迹象。其主要原因,是帝王对这部分绘画的重视程度加大,又有西方传教士画家加入宫廷画院,当时画坛领袖级人物王原祁、王翚奉敕参与绘画,以及他们的弟子服务于宫廷绘画之中。这些因素促使清代宫廷绘画出现崭新的格局,大批社会上绘画高手被皇家画院网罗录用,因此繁荣了清代宫廷绘画艺术。 ...
完美的砖塑艺术和木头相结合 精细的工艺 年久失修,顶上已经有了洞 年代久远,使墙面痕迹斑斑 全木结构 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的清代戏楼,不但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还曾发生过十分感人的革命故事。在2008年,当地村民打算自发拆掉这座古建筑,得知情况的周岔村小学周永忠老师急忙请求静宁县文化局帮助,并联系到甘肃省著名关陇文化研究学者王知三,经过王知...
清代雍正粉彩四季花卉大赏盘藏友求鉴:1月14日上午我在家里赶一篇稿子,一位张先生打来电话说他正在看我编辑的晚报收藏版,加我QQ号了,说他也收藏了不少瓷器和青铜佛像,问我有空的话可否去家里看看。感觉到这位张先生很真诚,便答应下午一定过去。放下电话没过几分钟,接到单位一同事的电话,说这位张先生是他的一个朋友,于是,我们相约一同前往。看后,着实令人吃惊不小。 看来,古城西安的藏界真是藏龙卧虎,不可小瞧啊...
去年,本网曾连续报道了西湖镇发现多座古墓群一事。记者昨获悉,经过近5个月抢救性的发掘工作,考古部门共发掘清理了8座西汉至清代的墓葬,出土陶器、青瓷、漆器、铜器、铁器、玉石器等共计97件(套)。 据考古人员介绍,8座墓葬中,有西汉木椁墓一座、东汉砖室墓三座、明清墓葬四座,先后出土了陶器、青瓷、漆器、铜器、铁器、玉石器等共计97件(套)。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三座东汉砖室墓葬虽被多次盗掘,但其结构保...
昨天,珠海市文博爱好者吴国基等人在东坑普陀寺后山发现一清代古墓,墓主为鲍氏延禧堂十八世祖鲍之经和十九世祖鲍绰亭,据族谱记载,十九世祖鲍绰亭为香山名人鲍俊叔公,另外还发现一块“墓界碑”,市博物馆专家介绍,此为珠海首次发现的清代墓界碑。 三块碑诉说旧时沧桑 昨天,记者随着珠海市文博爱好者吴国基等人来到普陀寺后山,看见一座荒废的古墓,古墓已被盗,现场残存着两块墓碑,一块碑上刻...
《三国演义》中,关羽用的兵器“青龙偃月刀”重82斤。近日,记者在天柱县高酿镇亚大村发现了一柄比“关刀”还要重的大刀,现重109斤,保存于当地村民陶政玖家中。 大刀雄风犹在 经测量,大刀通长7尺5寸,其中刃体长2尺,刃体最宽处为8寸,刀柄长5尺5寸,刀柄周长6寸,刀背厚1寸,刃体两侧无回血槽,刀型酷似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刀...
近日,记者在地处偏僻的武宁县船滩镇黄沙村发现了一幅5米长的清代宫廷名画。 据了解,这幅绢本古画展开后长达5.17米,是一幅山水楼阁界画,内容为骊山避暑,描绘出楼台殿阁,古树环绕,散缀于山石巨岭之间,山下湖水一片。整个画面构图繁复,场面宏大,局部精细入微。画中楼阁崔嵬,山势雄峻,楼阁中的人物虽小,细看却眉眼俱全,非常灵动。据画中落款和文字介绍,此画是清代雍正年间入宫的宫廷画师袁江所画。袁江工青绿山...
葛卫民家大门木雕很精美。王国柱摄 悬挂门前半个月的“文保”匾额不翼而飞。葛卫民供图 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头巷葛宅”,始建于150年前的清咸丰年间。2010年2月1日,泰州市建设局下达裁决书,要求房主葛卫民腾空房屋拆除。葛卫民先后向当地行政复议部门、海陵区法院、泰州市中级法院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结果被一一驳回。近日,省高院做出终审判决,判决建设...
周铁展示其收藏的高凤翰画作。 从真空塑料袋中小心翼翼地拿出被报纸层层包裹的画卷,在一张干净的展台上徐徐打开,一幅淡淡水墨画出现在一张泛黄甚至有些破损的画纸上。昨日,天津画家周铁携祖传“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作品《富贵千里》来到佛山陈村花卉世界,希望以画会友,见识到更多藏于佛山的“扬州八怪”珍品。 这幅画作是我爷爷传下来的清代画家高凤翰的即兴之作...
青玉乾隆御题诗碗 青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玺外观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澳门民政总署辖下澳门艺术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办的专题文物特展,为澳门每年一度的文化盛事。本年艺博馆继续与故宫博物院携手,联同澳门基金会、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澳门日报合办“君子比德─故宫珍藏清代玉器精品展”。清代玉器、玉雕的成就为历朝历代之冠...
郭某等3人看中别人祖传文物后,绞尽脑汁盗窃欲据为己有,没想到刚得逞就被封丘县公安局民警抓获。 “俺家院子里的秤砣被盗啦……”11月30日8时许,封丘县公安局陈桥派出所接到陈桥镇卢庄村刘某报警称,他家祖传的重达500公斤的清代石秤砣被人盗走。 接警后,民警经过现场勘查,确认至少是两人作案。民警从刘某口中得知,两天前“三某”等...
图片资料 瓷器从唐代开始,都是以表面光滑无比的形式出现,很少上面有遮盖或者附带什么东西的。但当看到清代的包袱瓶时,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包袱瓶就像是在瓷器上“打”了一个大蝴蝶结,这样一来,器物反而显得更加生动活泼了。 包袱瓶又叫做布袋瓶,算是清朝人的首创,始烧于康熙年间,它的器型一般是在瓶身上装饰一凸雕的包袱带或者是束带。“包袱”和“包...
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11月19日下午,长治市郊区公安分局关村派出所民警在南垂与潞城交叉路段盘查车辆时,抓获了两名河北籍的盗掘文物嫌疑人,并查获一批清代的石刻、石雕等文物。 经文物工作者初步鉴定,这些石刻、石雕均是清代遗物,其中压窗石50块、柱顶石7个、石狮子2个、门墩石2对、石槽1个、石桌1个、石药罐1个,都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目前,所有石刻、石雕构件已都搬运到长治市郊区文博馆进行保护。
16个马铃的样式相同、大小相等(图片均于11月19日摄) 在徐闻县曲界镇韩宅村一位韩姓村民家里,珍藏着16个古代青铜马铃,马铃的样式相同、大小相等,高4厘米、直径3.8厘米。马铃制作工艺精致,左右两面都有虎面图案,纹理清晰可见,顶部铸有套绳圆孔。每个铃内都特制一个活动实心铜珠,轻轻一摇,铃声清脆悠扬。经当地文化部门有关人员鉴定,16个马铃为清代虎面铜马铃,原是间隔连在皮带套于马脖子上,马儿跑起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